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0-8-16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于今年1月1日正式建成。自貿區的建成,將會形成一個人口規模近20億、總產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同時,雙邊貿易零關稅及各項貿易投資的便利化措施將有利于降低貿易成本,促進貿易規模擴大,增加生產流通效益,并帶來產業集聚效果,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在東盟市場贏得新的發展空間。
九成產品零關稅
在2010年我國對東盟零關稅清單中,98%的醫藥保健品都進入了零關稅清單,涉及到醫藥保健品稅則號的有425個,其中,醫療器械稅則號為88個。有企業反映,總體上對東盟貿易成本大約降低了10%。
但同時也要看到,醫藥產品有其管制的特殊性,因此零關稅政策效應的釋放將是一個較為平穩的過程。根據自貿區相關協議,只有憑借原產地證明才能獲得關稅減免,這也增加了企業部分成本。
雙邊貿易快速增長
2005~2009年的五年間,我國與東盟醫療器械雙邊貿易呈快速增長態勢。
2009年,我國醫療器械貿易額達到了10.9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0.26%。其中,我國對東盟出口增長迅猛,進口則保持平穩增長,因此雙邊醫療器械貿易順差不斷擴大,2009年順差達到6.03億美元,反映出我國醫療器械產品相對東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今年1~2月,我國醫療器械對東盟出口額為9266萬美元,同比增長了45.42%。
按產品類別來看,醫用敷料和診療設備是我國對東盟出口的兩類主要產品。這兩類產品的出口占我國出口東盟總額的73%。值得關注的是,2009年我國敷料對東盟的出口增長較快,拉動了整體出口額的增長;但診療設備、一次性耗材和保健康復用品的出口同比有所下降。
泰印菲市場潛力大
據不完全統計,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這5個東盟主要國家的醫療器械進口規模約為40億美元。
目前,新加坡是東盟十國中最大的國別市場,醫療器械進口規模約18億美元。但近年來新加坡醫療器械的進口需求呈小幅下降趨勢,而且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進口需求同比下降了6.26%,因此,新加坡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市場競爭格局也比較穩定。在馬來西亞市場上,我國醫療器械的份額最高,為12%。
在東盟十國中,泰國、印尼和菲律賓市場將是未來最具增長潛力的國別市場。一方面,這三國近幾年的醫療器械進口需求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根據GTA統計,泰國醫療器械進口市場年均增長率為5%、印尼為21%、菲律賓為12.59%。另一方面,就這三國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規模來說,在十國中處于中上水平,因此對醫療保障的需求也會相對較高,所以是比較值得關注的幾個市場。而緬甸、柬埔寨、老撾和文萊市場相對較小,與他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及人口規模有關。
診療設備需求最大
近年來,隨著東盟國家人口、經濟的增長、衛生費用的增加,對醫療器械的需求呈現增長態勢,但東盟各國醫療器械和設備的生產能力有限,大到CT、X光機,小到輪椅推車、聽筒都依賴進口,因此,東南亞已日漸成為世界醫療器械廠商競相爭奪的新興市場。
根據GTA數據分析,診療設備類產品是東盟市場需求最大的一類產品,占東盟醫療器械進口總額的50%以上。尤其是印尼和菲律賓兩個國家,近年對中小型設備的需求增長很快。就超聲波掃描儀而言,2009年,印尼的進口同比增長了80.33%,菲律賓的進口同比增長了53.79%。
目前,在東盟診療設備市場上,還是歐美日占主導,我國產品的市場占比還相對較低,競爭優勢不是很突出。但可以預見,自貿區零關稅和各項貿易便利化政策,加上雙邊地緣比鄰的優勢,將會提升我國產品對歐美產品的優勢,此外,我國國內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產品技術的提升以及價格上的優勢將有利于實現歐美產品替代,尤其是監護儀、B超、呼吸機等部分中型醫療設備有望在東盟市場上獲得更大商機。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