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衛生系統圍繞確保世博應急急救和市民醫療急救需求,已精心構筑完善了全市120急救網絡,第一線急救力量抽調充實到位,急救車輛配置可滿足需求。”這是市衛生局于3月30日向媒體通報世博衛生保障發布的消息。
上海的醫療急救業務量持續上升。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心城區業務量上升尤為突出,始終處于高位運行態勢,平均每月同比增長超過12%,日業務量最高達到927車次,創歷史最高急救紀錄。為了確保世博會期間的應急急救和市民醫療急救的需求,市衛生局對全市的醫療急救工作進行全面調整和部署,制定建立“世博園區”、“周邊重點保障區”、“城市運行區”、“上海周邊區”等四級院前急救保障體系,并設置了急救三個梯隊:“第一梯隊”設在世博活動場所、“第二梯隊”設在上海周邊地區、“第三梯隊”在中心待命隨時應急出發執行重大急救和保障任務。同時還建立陸地、空中與水上等多形式相結合的立體救護網絡,與定點醫院聯動的危重病搶救網絡,以及華東地區省際急救與支援網絡,努力拓展急救空間和途徑,加快急救反應時間,提高急救效率,充分保障世博會的順利召開。尤其是,120急救中心還在虹橋機場警航大隊內設立急救分站,工作上以“平戰結合”為原則,平時作為日常急救力量,應急狀態下隨警航大隊直升機出警,開展空中救護和轉運工作。
病床 移動信息車 輸液椅 藥柜 搶救車 醫用椅子 護理用品
為應對市民“要車難、等車時間長”的凸出矛盾和世博會期間應急保障服務的嚴峻挑戰,市衛生局一方面全面部署和加強本市急救力量,已從全市35所區縣級醫院抽調60位醫師充實搶救一線工作,中心城區急救當班車車輛也從100輛增至120輛。同時,120急救中心已開展推行分類救護模式,按急救、普通轉院和非急救等不同服務對象進行分類,確保急救資源用于真正的急救需要,力爭世博會期間市民急救呼叫15分鐘內到達現場率達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