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2-12-14
康復醫療設備有限,不同層次的醫療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需要康復治療的患者仍主要集中在三級醫院,很多出院回家的患者得不到及時恰當的康復治療。以醫療條件優越的北京地區為例,北京社區服務中心有200多個康復機構,康復設備總體配置僅50%。自2006年啟動康復專業技術人員認證以來,只有800余人獲得領證。
中國老年人中長期臥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約有2700萬人,半身不遂的約有70萬人,82萬老年性癡呆病人中約有24萬人長期臥床。根據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的結果,我國殘疾人總數為8296萬,占人口總數的6.34%,涉及2.6億家庭人口。需要康復服務的殘疾人數占總殘疾人數72.28%,正在等待康復服務的殘疾人占殘疾人總數53.28%。
我國康復醫用設備還存在如下一些問題:康復醫療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服務能力不高,康復專業人才匱乏,康復醫療服務體系不完善,醫用病床配備不足,所有這些因素決定著我國現有康復醫療服務能力還不能滿足需要。全國康復醫療資源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華東、華中等發達地區,西北、西南等欠發達地區相對缺乏。康復專業人才十分匱乏,全國康復醫學專業技術人員39833人,而我國現階段需要康復治療師11 .47萬人,人才缺口達10 .09萬人。如果參照國際平均水平,考慮到全國兩萬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需求,我國對康復治療師需求則達到30萬,人才缺口更是十分巨大。
加快康復醫學人才培養。全國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和康復醫院在崗康復專業人員,要通過開展畢業后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能力和水平;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要在全科醫師培訓中突出康復治療的內容;逐步擴大高等院校康復醫學教育規模,加強教學能力建設,從根本上平衡康復醫學教育與康復人才使用的供求關系。
今后政府將負責保證康復醫療需求提供的數量和質量,康復產業的具體存量以現有資源為主,增量以社會資本為主,轉型以企業、事業單位綜合醫院為主。還將調整現有康復醫療資源,明確各層級功能定位。大型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立足于疾病急性期的早期康復介入,與相關臨床專科充分融合,提供及時有效、高水平的康復治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疾病恢復期患者為主,貼近社會和家庭,為患者康復提供專業指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基本康復服務,不必強調每個社區機構都配康復室或設備,可以按人口劃定服務圈,共享資源。
資料來源:上海醫療設備廠上海詩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詩燁主要研制生產各種醫用家具,產品在同行業享有較高聲譽,產品如 醫用病床,擔架車、候診椅、搶救車等醫用設備。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