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2-12-19
醫療耗材銷售主要靠回扣
行業專家說,醫療耗材主要靠回扣進行銷售,管理難度比藥品要大。比如人工關節,醫生要在手術室打開關節以后,才能確定配型,這時醫藥代表就需要跟進及時提供合適的骨關節。這個環節就難以實施監管。
一把普通的輸液椅,零售價750元,成本究竟是多少?價格肯定沒那么高,是由于醫用內部人員吃回扣,無形的把價格推高了很多,其實銷售人員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產品賣那么高,缺乏競爭力,因為醫用內部人員要吃回扣,所以銷售的產品價格必須提高,而且提高不少。
例如曾在歐美公司負責醫用家具銷售的陳先生表示,國外公司一般都要求產品的銷售利潤連年高速增長。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并要求一次性使用,同時定高價,最終實現銷售利潤連年增長的目標。如一款一次性的吻合器在我國可賣到4950元,而在美國市場價僅為200美元。
從事藥品、醫院家具銷售工作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一種產品對應的廠家可能達到上百家,在如此激烈的競爭態勢之下,層層加碼推高了產品的費用。例如,一種普通的耗材,出廠價100元,到了患者手上普遍能加價八九十元。
很多患者認為貴的就是好的,這種觀念導致了一些產品價格虛高。甚至有些國外公司在中國設了廠,但是產品生產出來再到海關轉一圈,回來后就成了進口產品。
更重要的是,由于以藥養醫的機制仍在發揮作用,醫生也有使用高價產品的沖動。這導致了我國使用的大量普通醫療家具都是進口高價產品。比如進口導尿管、輸液袋,其功能與國產的基本一樣,但價格卻高出很多。
必須調整產業結構,砍掉那些低水平重復的企業。如果全國幾千家制藥企業最后只剩下30家,那么每家企業的生產成本會大大降低,違法成本也會大大提高。此外,政府監管也能真正集中,落到實處。如今,廠家多如牛毛,監管確實有難度。而且為了遏制政府亂收費,法律又規定市場抽查檢驗不得收費,監管部門沒有監管動力。于是,廠家覺得反正只有千分之一可能被查到,都想‘渾水摸魚’。
如今,醫生缺少一個獲得合理收入的正常渠道,于是采取其他方式增加收入。現在一些名醫的價值與其合法收入完全不匹配。待遇問題不解決,就沒法根本杜絕醫生吃回扣。
資料來源:上海詩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研制生產各種醫用家具,產品在同行業享有較高聲譽,產品如:醫用病床,擔架車、候診椅、搶救車等醫用設備。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